登入

登入你的賬戶

登記名稱(英文) *
密碼(至少10個字符,包括a-zA-Z0-9#!@等) *
請記住我

過去年半的日子,香港的社會、經濟、政治和文化都經歷很大的變化。因為疫情的緣故,教會聚會的模式,也被逼要改變。由去年二月至今年二月,57個主日崇拜聚會中,實體的佔16(28 %),網絡的佔41(72%)。換言之,我們這一年能夠在堂會面對面一起敬拜的機會,比起正常的日子約少了四分之三。這是前所未有的。面對疫情,加上社會政治環境的變遷,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了選擇的自由,又或者要掙扎著作出關鍵的抉擇,所以難免覺得疲勞、悲傷和苦澀艱辛。「心中的苦楚,只有自己知道」(14:10, 和合本2010)。在這個時刻,我想起以色列人和初代教會的一些事情,或者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。

   1. 神設置逾越節的筵席時,要以色列人「吃羊羔的肉,用火烤了,與無酵餅和苦菜同吃」(12:8)。為什麼吃烤羊肉,卻又要吃苦菜(據說是埃及的一種菜)?吃苦菜,像是提醒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的艱苦日子。筵席的羔羊被宰流血,則成為神救贖恩典之源。筵席的安排,是否讓以色列人在吃苦菜同時或之後,烤香的羔羊的甜美更能在口中爆發出來呢?我們在世上有苦難,以致擔憂悲痛,但這不是我們的終極。事實是「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,是眼睛沒有見過,耳朵沒有聽過,人心也沒有想過的」(林前2:9)。經歷過人間痛苦憂患的耶穌成為神的羔羊,我們的救贖主,看顧和體恤我們的主。我們無需刻意「攞苦來辛」,但苦澀的環境會否叫我們的心準備好,更能品嘗主恩的滋味呢?苦難有時更提醒我們要悔改歸向神、倚靠主,並且在祂豐盛的恩典中獲得更深的喜樂和滿足。

     2. 教會發展初期,在耶路撒冷的教會經歷過很大的興旺。但當司提反殉道後,「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。除了使徒以外,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。......那些分散的人,往各處去傳道。」(8:1,4) 當時的信徒面對逼迫,卻帶著使命四散,趁機傳福音,教會就是這樣擴展出去。教會的歷史告訴我們,基督的信仰有能力應對不同的逼迫和威脅,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歷史和文化環境而不改變其信息的本質。面對疫情和政經的改變,我們不要定睛在周遭負面的的環境上面,期望靠人的方法就能突破一切,結果只能叫人灰心沮喪。在基督的大能中,我們要學習如何處理心中的苦惱情節,叫我們更大的依靠和相信主。讓我們抬頭仰望那位掌管一切的神,深信在神的手中,危機能夠成為轉機;無論得時不得時,務要作基督的見證。